【恩泽时评】第三势力民调冲上第一,柯文哲何以赢得选民青睐

作者:恩泽

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形成“三强鼎立”。《TVBS民调中心》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支持度暂列第一,而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位居第二、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第三。毛传媒特约时事评论员、台湾问题专家恩泽先生对这一民调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 编辑


属于蓝媒的TVBS电视台刚刚做了一个民调,一个月前排名第三的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民调支持度上升十个百分点,以33%排名第一,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30%支持度排名第二。而一个月前,同一机构民调排名第一的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支持度下跌七个百分点,以23%排名第三。

此民调一出,各方颇感讶异,该民调也受到了媒体广泛的讨论。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民调,应该如何理解国民党目前的处境,柯文哲又为何能取得选民的青睐?


第三势力:真诚又狡猾的柯文哲

柯文哲

2018年,是台湾人在2012年以后对大陆最友善的一年,除了韩国瑜个人魅力,这是2018年九合一选举能够刮起韩旋风背景原因。11月24日选举结束,如之前民调综合结论,国民党大赢,赢得全台22县市中的15县市行政权。如果没有直观印象,对比一下2014年,国民党惨败仅剩6个县市,便可知状况之悬殊。

此刻,蔡英文的支持度降到谷底,仅剩20%支持度。不仅社会氛围对其不利,绿营内独派也不断逼宫,希望她放弃竞选连任。因为制度安排的原因,大选和九合一选举相距仅一年略多一点时间,所以,九合一选举甫一结束,是否参选的问题就立刻浮上台面。

民进党的赖清德顶住压力,出来挑战谋求连任的蔡英文。赖本人并非多么独派的意识形态,甚至公开谈及友中言论,受到支持者压迫,才自我突破,在立法院自称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也正是这样的表达,让独派更加属意于赖。

2019年1月2日,蔡英文就大陆方面涉及台湾的声明召开记者会,做出了较为强烈否定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意外的为蔡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了自己的支持度。也正是这个“转机”,使得蔡在民进党党内初选战胜了本来颇有机会的赖清德。

媒体一直在追问民众党的柯文哲是否参选?柯文哲真诚又狡猾的表示,到了最后一刻再决定也来得及。国民党初选,韩国瑜战胜郭台铭,成为国民党候选人。对手是民进党的蔡英文。那么柯文哲到了最后一刻,为何决定放弃不选呢?

台湾的政体是一种变相的总统制,这方面的分析此处不展开谈。总统制相比内阁制,政治生态上更适合两党(或者两阵营)竞争,不太利于小党长期生存。柯文哲与曾经很有机会的宋楚瑜还不一样,他不是传统政客,也不是自蓝绿两党组织系统出身。他属于比较典型的第三势力。

如果试图突围,他需要评估自己的票源。韩粉很坚定,他打不了主意,而他的基本盘是年轻人,这部分他的支持者与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蔡英文是高度重叠的。如果蔡英文民调长期没有起色,柯文哲自认可以大量吸收年轻选票,叠加自己的柯粉,讨厌韩国瑜的选票,自己就很有机会坐二望一。

但是局势的演变不遂他意。由于六月在香江对岸发生一系列事件,且愈演愈烈,蔡英文民调节节高升,从六月前基本都输给韩国瑜,到六到八月间,各种民调互有输赢。到了八月以后,蔡的民调就全面领先了。这样的局面,柯文哲就不得不放弃2019年就投入大选的企图,专心于民众党的立委布局与选举。

每次选举的局势不同,四年前是一个议题,今年是另一个议题。这次台湾的选举,可能面对战争的压力远超过往,两岸政策和国际形势成为关注重点。赖清德相比蔡英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在吸引年轻人方面,柯文哲这种反建制派优势很大。但是,这次他在主要议题上,持有与绿营相对立的观点。所以这次他要抢的是蓝营支持者的选票。

幸运的是,这次形势对柯文哲有利,蓝营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无论是郭台铭还是侯友宜,都有着自己明显的缺点,不用说对外,就是对内也无法凝聚自己阵营的支持者。所以,这次柯文哲不再犹豫,及时出手,宣布参选。


不合适的候选人侯友宜

侯友宜警察出身,和绿营颇有渊源,曾受过陈水扁提拔。2004年319枪击案,侯是承办人,最后的处理结果,让深蓝支持者难以“谅解”。后来受朱立伦邀请,转入政坛,担任新北市副市长,后竞选市长成功。从政过程,一直以务实做事形象出现,同时保持与国民党若即若离的距离。

侯友宜

不仅在韩流来袭的时候,在韩国瑜参加大选的时候,在国民党力推四大公投的时候,侯友宜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隐身于国民党的行动之外。如果只是为新北市做事,那么具有意识形态的支持者可能会比较不在意,甚至体谅他的选择。舞台换了,支持者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其实这还不是关键,无论是郭台铭还是侯友宜,只要是耐打,民调能赢,支持者可以忍受自己的不认同。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从没哪次选举的结果,比这次更重要。因为在支持者看来,这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

四年之前,韩国瑜的教训在前,按说刚刚在去年底连任的侯友宜不应该这个时候跳下来参选的。在新北选举的顺利,可能迷惑了侯的眼睛,完全忽视了自己个人特质在参与大选中的不足。

缺乏国际观,对于两岸事务陌生,没有为承担两岸事务做足准备,这种严重缺陷在刚刚展开的竞选活动中暴露无遗。不久前,侯友宜参加政大学生对谈,被学生问到一些本来可以加分的简单问题,竟然无以应对。“一中政策和一中原则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一法三公报六保证”,这些对于候选人级别政客送分题,都成了侯友宜的“送命题”。

一个天花板在行政院长的人,还在新任职初期,本来不应该跳下来参选的,却勉为其难参与选举,这凸显了国民党面临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国民党多年以来的操作都是应对和解决问题,缺乏长期布局和规划。

其次,利益纠结,缺乏理念,内耗严重,导致战将唯个人利益考量,不知牺牲个人利益为党而战理由何在。地方选举尚有人选,大选级别缺乏合适人选。

再次,大环境不利,潜在人选避战。台湾选举和美中关系戚戚相关,两国关系紧张,主张对抗的民进党就可以轻松胜出。两国关系友好,主张沟通的国民党就比较有机会获胜。

最后,“战友”的态度暧昧。台湾是民主选举,对岸如果想帮忙,很可能做不到,甚至适得其反。如果对岸想破坏,那倒是非常容易,只要提油救火就可以了。

如果这届选举被认为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大方向上,民进党的赖清德是一边,国民党的侯友宜和民众党的柯文哲是另一边。TVBS这个民调一出,是不是意味着非绿大联盟将会走向弃保,侯友宜将被抛弃,失去机会?


回到民调和选举本身

首先,如果细细解读TVBS民调,不排除该民调被政治操作。柯文哲在年轻段支持度超过五成,侯友宜如果因为表现不佳仅有12%支持度尚可理解,赖清德也只有12%~17%的支持度就高度存疑了。另外赖清德在高屏澎输给柯文哲也和政治生态有较大落差。

选举这种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民调第三名,可以减轻来自敌对阵营的攻击,也可以降低选民的期望,以及调整自己团队过高且不柔软的身段。某种程度给了蓝营一个重新沟通整合的机会,但是能否被正确利用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