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骆驼、狮子与孩童——境界与年龄的遐想​

作者: (奥克兰)木头脑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代表作,大二暑假时曾买过一本,只是那时太年轻,读不出其中的深意。多年后重读,感受竟然大不相同,特别是尼采关于精神三重境界——骆驼、狮子与孩童的论述。

人到了某一个年龄,总会觉得时间飞逝,十五刚刚过罢,岁末又悄悄到了眼前。叹息感概之余,总不免会暗中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生活便是这样,一年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岁月的印迹总是从里到外,无处不在。每到此时,心中总会独自盘点,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自己的境界与修为有是有所提高呢,还是变得越来越愚顿腐朽了。


那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像是道金箍,紧紧地箍在头上,令人心惊。时常不由自主地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三十岁时“立”住了没有,在四十岁时是“惑”还是“不惑”。可是既便是对照了,心中还是难免惴惴。既然不能回避,又无法释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大神——圣贤、学者和哲人的境界,以及他们的人生吧。希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圣贤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人生总结。老夫子活了七十三岁,在那个年代可谓高寿了,可是一生中“从心所欲而不愈矩”的时间,也只有最后三年。圣人尚且如此,我等凡夫,尚且未到七十,偶尔心猿意马、不知进退,这也在情理之中。这样想心中便觉一宽,夜半自省时就可以不必过于苛责了。


这三十、四十、五十……,怎么看都像是帐房先生的流水账,呆板无趣,听起来完全是在耗“工龄”,与个人努力似乎没多大关系;这又似一副无关痛痒的汤药,半夏三钱,夜交藤五钱,莱菔子……,对后辈修行似乎并没什么指导意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参照系,在午夜梦回之际、纠结彷徨之余,给自己一丝慰藉而已。在孔子这里,十五岁一眼就可以看到七十岁,令人无语。更何况在人均寿命不到四十岁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知天命”,更不用说“不逾矩”了。

孔子的一句“不知生焉知死”,便轻描淡写地放弃了人生的终极追问,把自己的境界降到了术的层级。放弃了仰望星空,却把目光盯在衣帽颜色与款式对不对,肉切的方正不方正,头磕了几下之类的结细枝末节上。这虽说是他老人家个人的嗜好,但终究成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的不幸!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老夫子不但自己乐此不疲,把这些琐事儿系统化、极致化,而且还要教化全社会,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乞丐暗娼,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照此办理。而且不但“诛行”,还要“诛心”!也就是说,凡不合“规矩”的事情连想一想都不行。难怪在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帝王驾驭百姓的工具。

孔子一生命运多舛,他晚年的人生总结,一方面是记录了自己在不同年龄段的修为和境界。从另一方面看,多少也有些无奈。一生“日三省吾身”,最终也只不过是在七十岁时做个“遵纪守法的道德楷”,总让人觉有点儿悻悻然。如果老夫子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的思想有一天将成为华夏正统达一千多年,不知他这段人生总结会不会有所不同。


学者

说到人生所经历的阶段和境界,便不能不说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了。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做了精彩的描述。从开始的孤独迷茫、到后来的执着求索,最终豁然顿悟。王国维以三首词比喻人生三重境界,真是别开生面。既深沉典雅、恰如其分,又形象深刻、入木三分。此喻一出,便广受世人推崇。

然而,以诗词比喻人生的境界,毕竟是象征多于论述,更多的是凭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对于过来人来说,当然是拍案叫绝、感同身受,然而对于人生刚起步的青葱少年,或者是那些不懂诗词的人来说,就很难以体会其中奥妙了。王国维的这三重境界,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针对某项职业,也可以是特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这三重境界,想必是王老师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吧。然而,对于三重境界间如何提高、如何精进,王老师并没有提及。

王国维在学术上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①。不过他一生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却是令人唏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依旧熙熙攘攘,可是他却独自呆立在寂静的昆明湖畔。有人说他投湖是为灭亡的大清殉国,有人说是因为债务纠葛,也有人说他是为自由而殉道。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这似乎都不该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所为。这与他的学识和应有的境界,真的是太不相称了!

天命之年的王国维,在创造力鼎盛的时期却选择了投湖。在最后决绝时刻,也不知他心中想的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还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由此看来学者的这三重境界,虽然文艺中藏着修养,清雅中透着智慧,但是似乎只适合在茶香酒酣之余高谈阔论,到了生死攸关之际,终究还是于事无补!


哲人

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人生三境界,便是尼采的骆驼、狮子与孩童了,这也是我想特别探讨的。

显而易见,骆驼代表着顺从和负重,是指人处在忍受、被支配的阶段;狮子是唯我独尊的王者,意味着凶猛和强悍;而婴儿是新生命的开始,意味着创造和未来。尼采的这三重境界,单从比喻的基本含义来看,似乎并没什么殊胜之处。既没有孔子境界的沧桑与厚重,也没有王国维的文采飞扬与洒脱不羁,可是一旦明白其背后的深意,便不由得为尼采深刻而震撼、而折服。下面就让我们展开来逐一审视。

尼采精神的第一个阶段是骆驼,这是源于骆驼的听话、温顺与吃苦耐劳。任人把重担加在身上,任人牵着走向大漠,哪怕是忍饥挨饿。在早期的精神世界里,我们都是被动接受的,总是会被告知你应该这样、必须那样,社会、宗教、伦理、道德、法律,方方面面用各式各样的条条框框从里到外地制约你。如果不听从、不遵守的话,你就寸步难行,甚至无法生存。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你都无力质疑,更别提说不了。

在西方有教会、有上帝,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有各式各样的清规戒律;在中华有帝王、有宗法、有鬼神,有君臣父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道义。道德的重负就如地球引力一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人可以幸免。一个个上有老下有小,顶着生存的压力、揣着生命的困惑,踽踽前行的时候,还要谨小慎微地躲避各种禁忌,如履薄冰。

第二阶段是狮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经济上逐渐有了积累,思想上也慢慢成熟,这时人的精神就会变的强大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一个人的精神能量越强,就越不能接受被主宰、被支配的命运。面对现实,奋起抗争,争脱桎梏获取自由,即便是忍受饥饿与孤独也在所不惜。这就是狮子阶段的特征。

精神成长的第三阶段是孩童。或许你会觉得奇怪,怎么会是孩童?小孩子不是无知、任性、甚至连衣食都要人照顾的吗?没错,小孩在生理上是不成熟的,但是尼采在这里是指精神世界。小孩是生命新的开始,是希望、是未来。儿童天性纯洁、充满活力,不受旧世界道德理法的束缚,可以自由创造。这一点是骆驼和狮子都不具备的。

尼采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的这一观点的,因此要理解其中的深意,就必须要与书中其它内容结合起来。骆驼所背负的是宗教和道德的重负,可是上帝已死,传统的道德理法、乃至善恶标准都需要重估。也就是说你一生为之奋斗的“至善”,或许并不是真实的善;你牺牲自我,为社会、为家庭负重前行,然而你咬牙死扛的可能只不过是堆垃圾。如果一味地像骆驼那样,无论别人给什么,你都不默不作声地驮着,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人终究是要自己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的!

海涅说康德杀死了上帝,然而当时应者廖廖,只有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高呼,“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这意味着传统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不再有效,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不能把自己的“善”强加于他人?能不能为了自己的“善”而不择手段?如果以前的“善”现在已经改变了又该怎么办?在旧权威、旧价值体系崩溃的时代,反思与重估就显得犹为重要。以上这些问题在今天也是值得深思的,在欧美如此,伊斯兰世界如此,在东方也是如此。

这里要特别指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永恒轮回”。尼采的永恒轮回是指宇宙会不断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其中既没有天堂地狱、最后的审判,也没有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尼采的轮回并不意味着新的或者是更美好的人生,轮回本身既是过程又是目的。尼采所注重的是轮回的过程与意志,这与佛教注重超脱轮回、往生极乐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仔细回味一下,这样的永恒轮回真的是有些可怕!不仅上帝死了,诸神都死了,就连那些对来世、对天国的一丝希望和幻想也破灭了。人生惨淡,苦海无涯,希望全无,这让众生情何以堪!然而在尼采看来,强者就是要直面这无尽的虚无,并且在这虚无中创造意义、构建价值!

尼采认为目的是不值得追求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过程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尼采的永恒回归不是理论,而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强者不会逃避,他们用不着“善意的谎言”,用不着天堂地狱、来世果报那些空头支票;强者会直面现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确立意义,在摧毁中创造,成为具有强力意志的超人。“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才是强者生活的写照。


“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②孩童是新的开始,是了无挂碍的自由创造,是与“永恒轮回”达成和解后的状态;是放下羁绊、做回自己的返璞归真;是超越平凡、超越自我,最终超越轮回。

“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每一次登顶都是一次辉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才是你的最高峰!只有到达了终点,生命才是完整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尼采是文艺性的哲学家,不算学院哲学家?他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方面没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他之重要首先是在伦理学方面”,这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尼采的评价。尼采之所以被误解、被歪曲,甚至是被利用,原因正是由于他的“文艺性”。

尼采首先是一个学者,一个古典文学的教授,一位诗人,然后才是一个哲学家。他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部散文诗,是一部用诗歌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听起来是不是不可点儿不可思议?这本书中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没有丝毫的论证或者是推理,只有拜火教先知查拉图斯特拉的喃喃细语、内心独白,它与传统的哲学典籍完全不同。这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解释、甚至是借题发挥的空间。

后人对尼采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狂妄,自诩为太阳;有人说他是强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有人说他邪恶,为纳粹犯罪提供了理论基础;有人说他变态,找女人时要拿上鞭子……。无论如何,尼采是哲学家中诗写得最好的,诗人中哲学最深奥的。尼采的哲学是通往后现代的必经之路,他对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现代音乐、艺术的影响,是谁也无法忽略的。

在现实中,尼采的生活是简单的,甚至是不幸的。少年丧父,中年病魔缠身、无法工作,四十五岁精神失常,靠母亲与妹妹照料,直至五十五岁病逝,而且终身未娶。


纵观孔子、王国维和尼采三人的思想与人生,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已复礼”奋斗一生。尽管常常碰壁,但也进退有度,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不是自创规则“孩童”,却也不是任人摆布的“骆驼”。孔子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自主选择了规则–周公之礼。

孔子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样,都是令人敬佩的狮王。两人虽然没有达到创造法则的境界,但也相去不远了。

相比之下,王国维就没能跳出骆驼的命运。虽然他学富五车,是位令人敬佩的一代宗师,但是一路上不停地背负,终于还是被最后的一根稻草给压垮了。

孔子的境界是按部就班的、是世俗的,当然也是最安稳的;王国维的是跳跃式的,是不安分的、文艺的;而尼采的则是破坏性的、刚猛的、孤独的。三个人不同的境界造就了三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无论是哪一种境界,都是对成长的总结,都是生命的感悟。念及于此,不免会自问,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境界呢?自身现在又处在哪个阶段、哪重境界之中呢?当然这是在有境界的前题之下。

“未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尤其令人关注。人生到了某个阶段,如何拓展格局,突破思维局限,活出更好的自己,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无论是孔子、王国维,还是尼采,都是大德先贤,我想他们三位的境界中总会有一款适合于你。如果说三位都不合你的口味,那么就去创造属于你的境界吧!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愿我们都可以在历经沧桑之后,归来时仍是少年。


①源自百度

②《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查拉图斯特拉的前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