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新西兰大学吴博士、高博士等解读张文宏博士论文事件

作者: 毛 芃

中国著名传染病学家张文宏在“人类应该与病毒共存”的表述后,于8月14日被举报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导致复旦大学对此展开调查。8月23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对张文宏医生的博士论文的调查结果,称根据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1月修订的《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细则》,认定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符合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附录综述部分存在写作不规范,不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行为。(上海医科大学为张毕业的学校,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一公布,即刻成为朋友圈人们争先转发的热帖。很多网友为张医生逃过一劫感到欣慰。张医生论文事件也成为新西兰《毛传媒》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人们的观点分为对立的两派,一方是支持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一方面是强烈反对。

毛传媒采访了两位在新西兰大学任教的博士,一位是坎特伯雷大学的吴咏华博士,一位是维多利亚大学的高宏志博士,请他们就复旦大学调查结果发表看法;如果按照新西兰大学的标准,张医生的论文会被如何处理,是否会被定性为剽窃、抄袭,是否会严重到要被剥夺博士学位。

以下为吴博士和高博士各自观点的阐述,同时,本文也发表了路博士、施博士和其他几位网友的讨论要点


 就张医生论文事件所作的采访 


吴咏华博士

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一个官方的查重软件,Turn-it-in, 文字类的学生课业一般都会用这个软件。过程也很透明, 学生可以在正式提交之前,自行查重,然后更正。·这个查重软件有颜色警戒,20%以上就亮黄灯了,之后是红灯警告。我们一般在20%以上就会特别留意一下。如果有大段抄袭和引用不规范就可以报告监管(Proctor)启动调查,会有面对面的质询会议,这个过程导师不参加。

学生一般都知道不要踩20%的黄线,20%似乎是一个基本的衡量论文是否剽窃的标准。因此学生在论文写作的时候会尽量转述、批判和评论而不是引用。

此外,只要引用就要注明出处,无论长短。如个别引用遗漏了出处、论文格式不标准等等都属于不规范问题,  这与剽窃(大量抄袭)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如果博士论文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或是数据库等方面完全照搬别人的,那就是原创性出了问题,而原创性是各种研究的第一标准,如果论文的原创性有问题,导师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复旦大学对张医生的调查结果,可以说是公正的。

在新西兰大学,学生纵有千般错误,学校在处理的时候,均是照章办事,对事不对人,不示众,不公告。还记得前一阵子奥塔哥大学医学院学生实习作假吧?没有任何一个涉事学生的姓名被学校公布。

教育的一个本质就是传达人道与希望。教育的一个本质就是传达人道与希望。

至于有人在张医生的事情上故意挖黑抹黑,绝对不是为了学术,而是政治打压。 因为观点不同就不责手段的打压批斗,这是文革遗毒。比论文写作不规范的性质恶劣太多太多。因此不能助纣为虐,让这些人得逞。因为人无完人,所以魔高一丈。但魔就是魔,人只是不完美,魔鬼无底线。

退一万步讲,就算张医生一介白丁,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值得一个荣誉博士学位了。……祝福张医生。


高宏志博士

评析张文宏医生的论文“抄袭”事件,必须考虑其深刻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张文宏医生的论文是否有抄袭?判断抄袭的标准是什么?一篇论文如果引用文献,但没有注明引用的来源和出处,那就是抄袭。至于是原封不动的抄袭,还是做过改动之后的抄袭,那是抄袭的程度问题,从学术精神和伦理角度来说,一篇七万字的论文有三千多字的文献回顾部分与另一篇论文有高度重叠,这是“抄袭”。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抄袭现象在二十年前是不是有普遍性。如果二十年前在中国学界这种抄袭有普遍性,那今天单独拿张文宏医生来揭发或者“说事”,那就有特别的动机了。

如果是因为张医生今天的学术或者职业观点而引发对二十年前普遍抄袭做法的单一追责,那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文革式的讨伐和打击,骨子里是一种“恶”。

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实际上是对张医生的一种站台。复旦大学并没有针对张做特别处理,张的文献回顾部分抄袭不属于严重抄袭;复旦的处理结果反映出大学在这一热点事件处理中所保持的理性和中立;不推波助澜,这对平息热议有正面作用。

不过,复旦的声明也存在负面作用。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二十年前普遍存在的论文抄袭或是写作不规范现象,复旦大学是不是应该有个鲜明的态度呢?

没有反省,就不会有进步。

叶宋曼瑛博士

“我对事件的详情不很清楚,但非常同意复旦大学的处理手法。我在奥大的Academic Disciplinary Committee 参与处理”学术操守”/作弊/抄袭事件很不少,最重要的态度是保密,对事不对人。”



路博士

20年前中国没有查重软件,那时的许多论文拿到现在恐怕都过不了关。张医生的论文据说在综述部分,有约两页纸完全复制了一个档次远低于复旦的论文内容,往轻了说这是一种偷懒行为——张没工夫去认真阅读和理解那些原始论文,认可别人读后的评述,都不愿意做文字改动,照搬过来了事。 


张的博士是在职读的,我们大陆出来的都清楚在职读博意味着什么,白天当医生很累,各种杂事还可能还有勾心斗角;而博士论文必须有原创性贡献,这是要静心几年时间甚至剥层皮才可能做到的,当然个别情况是积累了很多年的潜心研究成果(不是日常重复性的工作汇报)后一下子写出来。


按照国际标准,20年前中国博士论文达标率很可能小于10%。复旦的调查结论是帮着打圆场,一是综述部分不涉及论文核心的原创性,二是那时的论文都这样,放到现在都不规范,揪住张医生一个人说事儿不合适。 


好医生和博士论文达标(在学术上有真正的原创性并按照规范写出来),本来就是两件事。问题在于晋升体制逼着大家都去搞一个博士学位,否则就不能评职称或当官;二是典型人物应该各个方面都好。 


施博士

我觉得复旦的结论是正确的,论文引用没有标注来源,这属于不严谨, 这是我对事实的看法,然后在情感上,一个机会主义的无赖往张文宏身上有的放矢地泼脏水,大家都跟着怀疑张医生不干净有细菌,完全没有必要。

怀疑或者证明,都没有必要。因为人一定是有缺点的,就像玉一定有裂缝,这是瑕不掩瑜的意思。

Portia

在张医生这件事上,中国网民空前一致, 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符合民心。很多读者护着张医生,他们清楚有些人不过是借着找论文的毛病打压尽说实话的张医生,群众的眼睛都雪亮着呢。

吉米

网友对张医生的普遍支持混淆了两件事,一个是抄袭(由专家来评,数量/字数不是关键,核心内容才是),一个是疫情期间的贡献。两者应分开,互不影响。这与上了怡红院的圣人一样,不因前者影响其为圣的标准,更不能够因为后者就否定前者。


任何时候,文章中不是自己的内容,都要注明来源,现在的知识分子还是孔乙已的逻辑就不好了:窃书不算偷,那是读书人的事。


如果张医生能够表明自己当年处理不当,而非由大学来帮他说话,都可加分。张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失,无论大小,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组织仅仅给一个结论,不公开评审专家的意见等,不过是为了息事而已。

三木

论文剽窃,引用不加注出处,堂堂之高等学术研究机构复旦大学,竟然为此背书!原因是什么?令人悲哀。

为什么做不到将一个人的过去错误,与现在的社会贡献,做分割处理?

支持他的网民是不惜掩饰他的过往错误,来支持现在的他。反对张医生的人,是借用他过去的错误,来反对现在他的直言。


张文宏医生

Portia

知乎网上有说中国高校要求重复率不超过10%。张医生的博士论文7万字,综述引用的那篇文章本身约3700字,且结尾附录了19篇参考文献,也就是张医生论文重复率不到5%;未注明来源的这部分内容并非他人的原创科研成果,而是某人对某领域发展状况的介绍和总结。因此,说张医生“论文剽窃”是站不住脚的,要求取消其博士学位更是过分要求。

施博士

博士论文和普通文章不同,前者一定会有检索和引用,基本上没有完全原创的博士论文;论文抄袭和引用未标注出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这事归根结底是个学术规范的判定,还是应该听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啊!

吴博士

有些东西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如果一个学生因偷懒图省事,在论文非实质性的章节照抄了几段,就废了他吗?我们做老师的遇到这种情况会给他/她减分,指出问题所在,但不会让学生不及格, 这也是对人性不完美的慈悲。

JudyH

查抄袭要看被抄袭的内容在论文所占的位置和比重,如果不是影响整个论文的结论来源,就不应全盘否定。

张的论文的确有不妥之处。写论文引用他人文献给出处,不管什么时期都是知识分子应该遵从的学术伦理。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现在提出他的论文问题?这就涉及到揭发动机了。这可能才是众多网友不买账的原因,这才是解读这一事件的重点。

艾伦 W

我的看法是,举报张的博士论文的政治出发点是大问题,论文本身引用他人文献而未加注明是小问题。


任何律法或规定都有时效性。复旦大学衡量是否抄袭/剽窃的标准是比对论文撰写时期通行的标准和惯例,因此不认为张医生有学术不端问题。我认为这是对的。当然,引用他人文献不加注明实属不妥。

依我看,这件事的重点应放在举报人的政治动机以及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公开诋毁张医生名誉的文革式手法。照理说,各行各业都有反映问题的渠道,正确的做法是走正规渠道,并在得出定论前尽量保护当事人隐私。但这件事完全不是这样操作,而是以论文抄袭为切入点实施个人打击,以达到政治迫害的效果,这种做法很卑鄙。


张文宏医生

Bernny

张医生总体上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但抄袭没承认或做解释是有缺陷的。

有梦人

从我辈的视角看,张现在托庇于万能的“组织”,他自己会比较不容易找到体面的退路。一边是组织尚需要维护他高大全的形象,一边是逐臭之夫的拼力撕咬,他可以低调下来,一言不发,待风头过后,再依本心处理。

Portia

组织上真的很待见他要维护他的“高大全”形象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给他评抗疫英雄?为什么前卫生部长高强要不点名批他的“与病毒共存”?

张医生明明是遭受官方压力,众多网友旗帜鲜明地保护这位敢于在疫情期间说真话的专家,更多的是出于感同身受、出于共情,这同维护其“圣人”形象无关。

施博士

这件事情不能吃瓜,更不能落井下石。性命攸关的事情,大家都处在正常的积极参与状态。

旭日

这就是文革2.0。1.0是通过红卫兵斗,挖出历史问题家庭出身等进行批斗。现在是通过网络上斗,基本上是被授意,带风向的;网络上斗到一定程度再被一垂定音。 网络文革政治代价最小。这次斗张文宏,发现斗倒他有困难,就知难而退了。 此次张医生侥幸逃生,下次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Benny

北京的领导同志对上海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缺乏底气的恨,牙痒痒的,又没办法。凡是民众喜爱的,他们就要打压;凡是民众厌恶的,他们就会抬举。

王小姐

对太受百姓欢迎的民间人物,官家都是忌惮的,因担心其影响力。

路博士

张医生以前说的都是常识,放在西方国家不会引发这么多“维护”和“批判”。估计他以后会低调谨慎,说话会尽量符合党的要求了。任何体制内的人都不是自由人,言行不会有一致性,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诚信。

JudyH

这次上海甚至全民保护张医生,的确让他不至于马上就被惩罚。

不过,当局已完全达到目的,没有人再讨论“与病毒共存”了,大家只关心张医生的博士论文;而张医生以后不会随意说话了。

即使这样,网友们的发声也还是值得鼓励的。一切要有一个过程。最终还是靠大家的觉醒。

太阳林

社会的基本效应达到了,至少这个张宏文不说话或少说话。而更多的张宏文们將噤若寒蟬。

William

方方,罗翔已经闭嘴,剩下一个张文宏现在也要闭嘴了吗,有良知的人还能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气氛里发出微弱的声音吗?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单单是论文规范的问题,而是一场舆论战,红粉们掘地三尺找枪要把张文宏打倒,只是因为他在防疫上发出的声音跟北京不太同调,红粉们不能够容忍。

复旦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这个决定,虽然是和稀泥,保护了张文宏,事实上也起到了抑制红粉们的嚣张。

Terry

想知道那些党校同学的论文是怎么写的?马列主义几十年写下来还有什么新的研究题目吗?那些领导讲话稿都是秘书代劳,不知论文会写成啥样,能不能让我们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