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芃影评】中国红色主旋律《建国大业》凭什么打入西方电影市场

在中国火热上映的的影片《建国大业》2009年10月初在奥克兰Skycity影院上映。

Image result for 建国大业

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而作。一部堪称红色主旋律的影片打入新西兰主流影院,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水准大有长进,长进到可以让一部宣传意味浓厚、政治意味浓厚的影片具有海外电影发行商看好的商业价值。当然,这一商业价值不仅体在影片制作的精良、更体现在它的立意 – 表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那一特殊历史阶段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这符合西方社会的文明价值观。

这部影片开宗明义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

按《建国大业》总策划、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的话说:“没有第一届政协的召开,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

影片在开始部分表现了毛泽东1948年在河北阜平县发出“五一节口号”,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与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行动主张。影片紧扣召开人民政协会议这一主题,表现了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等身在蒋统区的民主党派领袖们经历各种障碍与险情,最后终于到达北平,同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一道参加人民政协会议。

《建国大业》悉心展示了中央政府是经人民政协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的合法政府,进而昭告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符合中国人民的意愿。

平心而论,《建国大业》艺术地表现了国共两党内战时期老百姓的民心所向。

Image result for 蒋介石, 建国大业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果没有强大的民意支持,一支拥有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不会输给一支布衣草鞋加小米步枪、数年前还被追赶得在偏远山区流窜的农民武装。

影片通过蒋介石之子、血气方刚的蒋经国到上海“不打苍蝇打老虎”的壮举从侧面表现了国民党政府统治之下的社会腐败和没落。 影片导演很有用意地让蒋介石对蒋经国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腐败已经浸侵入到社会的骨头里。…不治理腐败亡国,治理腐败亡党。

影片总导演韩三平说:“我们刻意表现了这一段历史,是希望能对今天的现实中国有所借鉴。特别是腐败、官倒,都能从电影中找到很多写照。我们希望这能引起今天中国人一定的思考,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的。”

正是这一点,使我对这部主旋律影片刮目相看。移民新西兰之前, 我在中国电影行业工作,太清楚中国电影人要想在作品里触及中国的社会问题难度有多大,哪怕是旁敲侧击。

《建国大业》表现了众多当年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对于蒋介石的人性化塑造。

在这部影片中,扮演蒋介石的张国立以令人信服的演技展示了蒋介石大势已去、无力挽苍天的落寂英雄形象,让观众体会到其无奈、感伤、沉重的情怀。

蒋介石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和有影响的人物。然而,过去许多年他在大陆一直被简单丑化为 “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蒋介石近年在中国艺术作品中形象上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中国社会在认知价值的上的难能可贵的进步。

《建国大业》明星荟萃,据说多达172位,几乎囊括了观众熟知的大牌明星。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相比较而言,扮演国民党将士的演员一身美式装备,看起来很酷,比如陈道明、刘德华的扮相帅得厉害。扮演解放军这一方的人物相对来说比较土气,然而很有个性甚至喜感,比如王宝强扮演的士兵把老北京的城墙当成地主老财家的大院围墙。

Image result for 陈道明、刘德华, 建国大业

在众多电影明星饰演的各色人物中,演技最出彩、最有突破的是陈坤扮演的蒋经国。这一次,陈坤不再是那个惯常在银幕上谈亲说爱的花样美男,他出色地展示了男性的力量 – 年轻有为、迫切帮助父亲治理国家而不苟私情的蒋经国身上所蕴含的个性力量。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的演技实力,拓宽了自己的表演疆土,从这部影片起,陈坤不仅是偶像派,他也可以骄傲地站到实力派明星的队伍里了。

Image result for 陈坤扮演的蒋经国, 建国大业

如果说哪个角色比较令人失望,那大概要数许晴扮演的宋庆龄。许晴漂亮、柔媚有余,尊贵、大气不足,出演国家副主席那么一个丰富、厚重的形象,那是过于难为她了。

总体来讲,《建国大业》表现了民主、团结如何打败了专制、腐败。影片不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建政的历史,对当下的中国社会问题也有影射。影片成功地将凸现进步思想的历史观同艺术审美结合起来,难怪在中国一路热卖,上市几天时间,票房已经突破2.7亿元人民币。

(2009年10月1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