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查理·柯克之死

美国时间9月10日星期三,美国犹他谷大学校园内的一声枪响,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这一枪夺走了一位名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知名保守派政治评论员的性命,也引发了与他有关的讨论巨浪。

美国枪击案一直都有,柯克的案子之所以受到严重关切,除了他巨大的影响力和受到川普总统高度赞扬外,还因为枪击事件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发生在柯克与大学生们的面对面交流中。查理·柯克是倒在他著名的口号 – “Prove Me Wrong” (来证明我错了)- 横幅之下。

大学校园被公认是思想辩论交流的理想场所在一个最应该以理服人的地方,有人选择用枪弹,让他人再无法发声。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有249建国史的以民主自由著称于世的美国,不能不令人嘘唏。

难怪互联网上就此次事件的讨论形同滔天巨浪。

人们或许会问,查理·柯克枪击案,会是美国历史上一段黑色篇章的结束、还是另一段更黑暗篇章的开始?

假如只有闭嘴才意味着安全,那是否意味着民主基石的崩塌、公民权利的凋零、自由民主体制的瓦解?

几天来,毛传媒网友们就这起悲剧事件进行了持续的追踪和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一、关于言论自由和查理·柯克的对话方式 

高宏志博士

我是去年美国大选前几个月注意到这个年轻人, 他口才出奇的好,堪称雄辩。我记得他跟大学生们辩论堕胎,还有他质疑他/她们为什么会盲目地支持哈里斯。他的辩论的确有理有据。

Koru

枪击案发生前,有6700多人签署请愿书,要求犹他州立大学禁止查理·柯克访问该校;但学校还是同意他来,柯克也真来了,现场还来了3000多听众。这说明美国的确是一个尊重言论自由的国度, 有问题的是那个21岁的开枪人。

一言不合就拿枪搞,只会让美国政治更加极端化。

鹦鹉先生

如今保守人士要在大学里举行演讲要经历各种麻烦,经常被抗议、甚至被驱赶。这是大学作为一个公共机构的失败。

高宏志博士

这一枪击事件是对言论自由的严重践踏。如果公开辩论有被谋杀的风险,很多人会不会对公开演讲和辩论有顾忌?

很高兴看到拜登和奥巴马谴责枪手,我相信他们是真心谴责暴力!

巴子老师

柯克的观点我不是都赞同,但至少他搭建起一个平台,让双方辩论,表达想法,你说他诡辩也好,偷换概念也好,有些地方连这个平台都没有,因为这个平台叫言论自由。

Bernny

查理的辩论虽然锋芒毕露,他与持相反意见的人进行公开对话与讨论,这给了公众一个理清思路的机会,让社会有可能找到共识,这远比左派或者右派互相指责谩骂、试图阻止对方说话好得多。

太阳林

赞赏查理这种公共对话的方式。美国从国会到民间,从校园到社会,从来都是辩论之地。一个社会里,政治观点分歧是常态,要靠共识弥合;共识不是没有分歧,而是有共同的契约。

自由辩论的意义在于可以增加相互理解,引发更深度、更全面的思考,让分歧不至扩大到不可调和。

草辛

查理·柯克深入大学与大学生直面辩论的举动,值得敬佩。

我个人同意他的很多常识性观点 ,尤其是在反极左的政治正确方面。我赞同查理让美国回归基督教的价值观;他的巡回演讲主题就是“美国回归之旅”(The American Comeback Tour)。

我不同意他在辩论中喜欢使用的诡辩术。也许是现场的应急反应。

Benny

查理·柯克的大学校园交流,没有权势的压迫,没有被穿小鞋的恐惧,不必害怕秘密警察的跟踪,在千百人面前公开宣讲自己的主张,像苏格拉底在广场上的辩论,这是所有追求自由民主的人梦寐以求的场景,这才是美国面貌、美国的精神!



二、关于左与右

大本

政治上的左右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左与右必须形成动态平衡,才能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小美

2019年基督城袭击清真寺、造成51人死亡的那个凶手是极右翼吧?极端主义喜欢暴力开枪,不分左右。

Koru

得知柯克被枪击的那个早上,我们办公室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开枪杀人属于极端行为,一旦扣动扳机,就已经超出了左右之争的范畴了。

鹦鹉先生

大学成了极左的摇篮,丝毫不能容忍不同声音,难怪川普要改变大学。 言论自由传统这本是左派最关心的议题,现在却反过来了。

Koru

大学本来就是左派聚集的地方,就像军警、农业、金融业容易出右派一样。好多人读大学的时候偏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家立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辛苦,加上走上职业生涯,思想会慢慢往右靠,特别是进入公司管理层后。

左和右的选择,和当下的人生境地有关。我相信很多事业有成的右派人士,当年也是从左派大本营里面出来的。

太阳林

里根、川普年轻时都出自民主党,川普是摇摆不定,左右转换。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人年轻时总有美好的愿望。

小美

如果大学生不是理想主义, 世界就没了希望。

自由人

大体如此。年轻人一无所有,期望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中年人后知道,激情空想没什么用,饭得一口一口吃。

暴力应该是全民公敌,并不是必然左右。

鹦鹉先生

年轻人比较理想化,教授们不食人间烟火,偏左,正常。但不该限制别人发表言论,更不该垄断话语权。 政治正确就是这种长期垄断形成的,逼得别人不敢发声。

高宏志博士

在我看来,查理·柯克并不是极右,他更像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基督徒。或许正是因为当下对极左和极右的泛化,使得查理这样的人被不当地贴上“极右”标签,从而引发更多的憎恨。

太阳林

从政治光谱看,左派是自由派,右派是保守派,美国人则各自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代表。保守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不同的时代,保守的东西也不同。川普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来回更换过几次党籍,1987年加入共和党,99年退出共和党,2001年入民主党,2009年再入共和党,2011年退出共和党,2012年三入共和党。

小美

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 还一定要用一条线来划分思想吗?觉得周围的朋友们基本上是左中有右, 右中有左。

极端分子永远都会存在,他们不分左右。极端了就是害虫。

如果一个极右危害了社会,我们不能将之同右翼混为一谈。如果一个极左危害了社会,我们也同样不能将之同左翼混为一谈。否则,不就是集体主义绑架吗?

鹦鹉先生

极右翼普遍拥有武器,而且有射击训练经验,比较节制。 极左拥有枪支比例要低很多,他们反对拥枪,但容易冲动。

坚定的右派多是退伍军人,警察等,有组织,有武器。他们如果被调动起来,才是真正的危险。左派完全不是对手。

太阳林

曾经的美国政治是博奕,妥协和共识。左右之争最初就存在,围绕着自由/平等,个人/群体,权利/责任等等话题展开爭论,美国两党自由与保守势力此消彼长。尽管双方争论不休,却坚守共同原则的底线,斗而不破,捍卫宪法框架。无论哪方上台也不会彻底否定对方的主张,这是美国政治的常态。

而今的美国政治的左右之争已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疯狂的“报复”其实与暴力没有本质的不同,当它成为政治的语言和手段时,原有的社会共识都将被打破,社会动荡在所难免。

期望美国能够自我修复,让“灯塔”不至于倒掉,让祝福不至蒙羞。

自由人

极端自由主义,在逻辑上确实可能摧毁自己,特别是有强大外部危险时。

极左是思想绑架,极右是权力下场。我觉得,极左恶劣,极右更恶劣。



三、柯克与川普

理查德 X

如果查理不是川普的政治盟友,他被枪击的悲剧不会掀起如此的惊涛骇浪。

一树山下

在美国支持川普的有七千多万人,他们并非都赞同川普的每一项政策,很多人仅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所以,查理柯克支持川普,并不应该是其被敌视的理由。

对于我来说,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言论是不可接受的。他对马丁路德金的负面言论也是我不能赞同的(讽刺的是,很多人把他比做他多次批评过的马丁·路德金。)

鹦鹉先生

柯克的死产生的震动范围和深度应该超过马丁路德。 世界范围内更多人会了解他要传达的信息,这些内容触及到目前尖锐的社会问题。

所谓柯克的观点分裂美国,难到搞LGBTQ就能团结美国吗? 事实是,现今美国的大学里,保守观点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哈佛大学成了反对言论自由的堡垒(专业调查显示的数据)。

太阳林

赞赏查理进行公共对话的方式,反感把枪击事件归于左派的邪恶,以及把查理的死包装成对抗邪恶势力的殉道者。

大本

确切地说,查理是川普内外政策的宣传辩护者。

飞雪

看了部分老者与查理的辩论, 查理的风度与反应语速都可以,但他重复川普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是非不分,令人失望。

查理经常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成二元对立,降低问题的门槛,容易引发普通人的共情,这是个话术。

查理久经战阵,精通这种话术,对付没有多少经验的大学生绰绰有余。

Benny

有左派认为查理不过是川普的小跟班而已,我对此不太同意。我感觉查理比川普具有更纯粹的精神性,具有为自己的信仰而奋不顾身的精神。

大本

查理表面上宣讲基督价值观,如维护传统家庭、反堕胎和反对大规模非法移民,但在关键国际政治议题例如乌克兰政策和格兰岛主权上,他全盘附和川普,这显示出他并未以基督信仰的良知独立判断是非,而是将政治忠诚置于信仰之上。

基督信仰强调追求真理、公义和良知的独立见证,而不是盲从世俗权力;查理在这些重大政策问题上的顺从暴露了他信仰的附庸性。因此,他的被枪杀,更应被理解为政治极化下的牺牲。

查理·柯克的价值在于,他愿意在相互平等的平台上与不同观点的人士依据逻辑展开辩论,这是达成共识的重要一步。

有梦人

不甚了解这查理·柯克这个人,以前看过他与学生辩论的视频,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基本观点也是保守派们所赞成的,可惜了。

看网上都在说他是川普的铁杆儿盟友,若真如此,不妨把他视为川普粗鄙政治的另类受害者。极端左派对川普恨之入骨,于是拿他的追随者当成了靶子,这哥们不幸被选中。



四:柯克枪击案对美国未来的影响

高博士

特朗普将柯克的遇害归咎于“激进左派的政治暴力”,尽管那时枪手没有被确认,作案动机也没有明确。

王小姐

是的,事发后川普总统就将矛头对准左派,他在白宫发表讲话时告诉美国民众:“激进左翼的政治暴力已伤害太多无辜者,夺走太多生命了。”

太阳林

其实我在信仰,言论自由,反堕胎,拥枪权等议题的观点和查理相同或相似,但我反对以政治叙事,尤其在真相还未大白之前,就将凶手与某一特定政治派别绑定。

事发后,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声明中写道:“暴力和恶意言论必须从公共领域清除。其他政党的成员不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 这才是作为一个美国总统应有的言论。

大本

川普就任总统后,没有试图去平息国内矛盾,却挑动国内分裂对抗……美国国内对立情绪会更趋激烈…

世界正在迅速滑向不安全和极不稳定的边缘…,因为让世界能安全的底子已被抽离。

鹦鹉先生

查理·柯克打造的”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目前为止还只是右翼的宣传队,我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它会变得更加极端化,之后会变成党卫军,与左翼的Antifa(反法西斯)等组织在各地武斗。如果矛盾继续激化,这恐怕难免。

年轻一代人不看报纸、不看电视,甚至不听广播。传统媒体对他们影响极小。 他们的信息完全来源于网络,容易被算法操纵。

但是,总得有人站出来捍卫言论自由这个民主制度的基石;否则言论自由就丢了,靠谋杀就干掉了美国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

小美

我赞成社交媒体对暴力、对 仇恨言论设限。但需要有一个可执行的线, 而不是权力的游戏。

有梦人

川普这次上台后不停地有意无意撕裂美国,希望老美不会被他搞乱。

查理·柯克被枪杀事件恐怕会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川普一定会利用这个事件折腾一通。他毫不避讳做一个万能的大独裁者。

小美

美国还是它原来的样子。 偶有枪杀, 多有激辩,也会有游行。新媒体会放大矛盾、激化矛盾。

在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消灭了贫穷的地方, 思想的碰撞会更加激烈。

我对西方民主制度仍旧充满信心。

高宏志博士

我的核心观点是,不要把美国理想化。美国有很多国家没有的改变世界和引领世界的力量,但它也就是一个北美国家。世界要想变得更好,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只盯着美国,不履行自己的责任。

痛定思痛,就有更积极的意义。弥合正在路上!为美利坚祈祷🙏


你的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