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斗鼠记

作者: (奥克兰)任之

对于老鼠我一点都不陌生。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不仅适合人类居住,同样适合老鼠家族的繁衍生息。那时候很多家庭都会养一只猫,目的就是驱鼠。

后来从农村进入城市,到处是用钢筋水泥建造出来的生活环境,对善于钻孔打洞的老鼠来说非常不友好,自然很少见到老鼠的踪迹。

来到新西兰后发现,这里的生活环境里钢筋水泥很少,草地树林很多,几乎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中国农村的升级换代版本。这样的宜居环境,自然是老鼠的洞天福地,适合鼠辈自由自在地生活。

2016年,我家客厅和餐厅有老鼠活动的痕迹。那时商店里面还允许卖老鼠贴,我在两元店买了一张老鼠贴纸,晚上睡觉前放在餐厅的角落,早上起床后收起来。只放了两次,成功擒获一直小老鼠。家里应该只有这一只老鼠,被擒获后,自此清净,再也没有发现老鼠出没的痕迹。

2020年搬家,在新家生活几个月后,发现了老鼠在厨房活动的踪迹。这次我的斗鼠思路出现错误,不是想着怎么去抓住老鼠,而是想通过坚壁清野的方法,把老鼠饿的受不了,自动离开。我把厨房里面所有老鼠能吃的东西,比如米、面、粉等食材都存放在一个结实的塑料箱子里面,盖上盖子,杜绝老鼠偷吃。只有油盐酱醋等玻璃瓶摆放厨房台面上,欺负老鼠咬不动玻璃。

但这个坚壁清野饿死老鼠的斗鼠策略效果很差,很长一段时间,厨房里总能发现老鼠出没过的痕迹。

无奈之下,在坚持“坚壁清野饿死老鼠”的斗鼠策略的同时,又买了老鼠夹子、老鼠陷阱等三种不同结构的捕鼠工具,期待入侵之鼠消灭或擒获。但很久没有任何效果,三种工具一无所获。我估计这只老鼠可能是流动作案,在别处有固定窝点,吃饱喝足了到我家厨房溜达溜达,巡视一番后自行离去。

经过认真排查,我发现老鼠是顺着洗菜池下边的下水管道和橱柜之间的缝隙钻进了厨房。当初安装厨房下水管道时,水工师傅偷懒或者疏忽,没有封堵下水管道和橱柜之间的狭小缝隙,这个不起眼的小缝隙日后成为老鼠进出我家的捷径。

一旦发现了老鼠进出的通道,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第二天就把缝隙堵住,自此厨房里面再也没有发现老鼠活动的痕迹。

总结一下过去几年我的斗鼠策略:

上策是查漏补缺,严防死守,御鼠于室外,决不让老鼠进家门一步。

中策是投毒、设置捕鼠工具和陷进,擒获入侵之鼠。

下策是坚壁清野,同老鼠长期抗战,争取饿死老鼠。

养猫可以算配备进攻型装备的防御之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