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的异国婚恋和由此引发的故事

晓燕一家人 (2007年6月摄于Fiji)

知道李晓燕的人无不羡慕她的婚姻和夸赞她的运气。晓燕的丈夫Richard是英国人,两个人在香港认识。事缘两人都是香港一个苏格兰舞俱乐部的成员,跳苏格兰舞要不停地换舞伴,可有一次舞曲恰好在晓燕和Richard成为舞伴时候嘎然而止。舞虽然不能再跳下去,但却给两个人创造了交谈的机会, 一来二去,两个人有了感情,然后顺理成章地结合了。 

听起来这个故事浪漫得象个童话,然而在普通中国人眼里,这可是一个不大符合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结合。这是因为晓燕在这之前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离婚、第二次丈夫病故,还带着一个八岁的女儿,而工程师 Richard 呢,这之前没结过婚不说,他比晓燕还整整小六岁。晓燕承认自己找到真爱确实幸运,但她也说这同她自己从未放弃过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关。 

婚后,晓燕同丈夫移居到新西兰。通过中西合璧的家庭生活晓燕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男人有了较为深层的了解。她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例子中看到了希望,确切地说,看到了离婚的、寡居的、相貌一般特别是还有孩子的单身中国中年女性在西方国家找到真爱的希望。因为来自北京的晓燕十分清楚,在中国目前的国情里,上述这类女性要想再找到爱情并建立起家庭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丈夫的帮助下,晓燕于2000年建立了“中诚国际婚姻交友”网站www.asianpromise.com,为那些难以在中国寻觅到爱情的中年女性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交友空间。晓燕的工作显然做得挺成功,据不完全统计,这个网站自成立以来,已经帮助数百对国际情侣相识、相恋和成婚。晓燕说,这些情侣中,女性多数是有过婚姻经历的来自中国的女性。

跨国婚姻听起来浪漫,但是两人在真正建立起家庭后,象一国婚姻一样,双方会因为一些不同而引起一些矛盾和摩擦。为了帮助中国人建立和维系同伴侣们幸福健康的婚姻生活,改变一些中国传统守旧的婚恋观,曾经做过翻译和编辑的晓燕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她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经历先后写了两本中文书,第一本是2005年5月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的《连上爱情线》,该书的简体版《在网上找到真爱》2006年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晓燕的第二本书《“爱”从自己做起 – 文明婚姻 永久爱情》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2007年5月出版。

另外,晓燕于2006年11月还出版了一本用英语写作的介绍如何处理跨国婚恋的书“Chinese Women in Love and Marriage A Guide to Happiness in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美国出版)。晓燕这些有关婚恋的系列书籍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不久前,我去晓燕家对李晓燕夫妻做了一次采访。我有些冒昧地问晓燕的先生Richard为什么不介意娶一个有过两次婚史并且已有一个孩子的华人女性为妻? Richard诚恳地说,有过婚史的人在处理家庭事务和婚姻关系上更有经验,而且会对再次建立起来的家庭和伴侣关系更加珍惜和用心,这是一个优势呵。他还开玩笑地说:“一结婚就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你一次尿片都没有给孩子换过。” 言外之意这岂不是个“便宜事”?  

我又冒昧地问Richard, 为何很多西方男人娶的亚裔女性看起来并不怎么漂亮,是这些西方男人缺乏审美观吗? 

Richard说当然不是。他说,东方女性更有家庭观念,更使得男人觉得自己像个男人,而西方女性太独立了,他们能做男人做的一切。相比较而言,东方女性更能够满足男人内心深处作为男人特有的自尊。 

谈到女性的外貌,Richard说,爱情和婚姻不是浅薄的表明上的显耀,而是需要要用一种长久的、深刻的来自内心的情感来维系。所以,同漂亮的外貌相比,一个人的人格和性情更为重要。接着他还幽默地说了一句类似中国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英文谚语 -“Beauty is in the beholders。  

通过晓燕的Asian promise(中诚)”网站撮合成功的伴侣中自然也有新西兰人。Michael先生去年底通过该网站认识了苏州的华人女性Amie ,今年三月他飞到苏州同Amie见面,相互非常满意,。

Michael准备八月份带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去到苏州同Amie举行婚礼,然后一起返回新西兰开始新的生活。采访Michael 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同Amie每天最少互通两次电子邮件。他认为通过网上写信交流是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好方法。

原文发表与20077月《中文先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