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中俄轴心,很难形成

作者:(新西兰)路博士、留恋、惠风、艾力

路博士: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1997 – 2007任首相)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初次见到普京时,普京渴望与西方建立良好关系。他认为普京后来发现俄罗斯革新与改变的挑战太艰巨,因此决定以更专制的方式巩固权力,然后成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布莱尔还说,普京后来展现的形象是冷酷、无情且精于算计,但仍可完全理性地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但现在已经完全脱离现实,周围都是不告诉他真相的人。这就是普京对这场入侵行动为何会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严重误判。

留 恋

西方对于俄罗斯是否一直排斥?我觉得在乌克兰问题之前,即使有也没有表现得很夸张。

换个角度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面学习西方,但是效果不佳,反而是联邦中时不时地有人闹独立。虽然俄罗斯还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内,但是除了政治地位之外,其它实力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对于曾经是号令世界半壁江山的民族来说,这种现状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俄罗斯民族主义日益强大;而这一结果加强了西方对俄罗斯的不屑与敌意。

路博士

拜登大概想让俄罗斯彻底臣服或分裂成若干小国,然后一个个被改造、加入西方阵营 。但这可能吗?如果可能,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到?美国还有没有足够力量来解决其它威胁包括内部问题?冷战时美国还尽力分化中俄,最近这些年的作法,好像在促成中俄“轴心国”集团的显性化。那样一来,其它非西方国家都被迫处于中立摇摆状态。这样的格局,对文明发展是福是祸?

艾力

乌克兰危机走到今天,是各种力量和因素促成的,拜登总统的处理方法是比较谨慎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理论上,乌克兰危机的最后解决还是要通过谈判,在俄罗斯与北约尤其是前苏联的卫星国东欧国家双方的安全焦虑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欧美的外关路线一直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条线,在它顺风顺水时候,就比较理想主义(推广民主自由),否则就现实主义。现在看来,应该是现实主义登上舞台了。

至于中国,在外交领域,除了太祖,其后是一贯现实主义,有奶便是娘,这是中国在联大经常投弃权票的原因。

惠风

中俄轴心,很难形成。中国在内心深处,对俄罗斯是提防的。跟俄紧密耦合,是要中国不断输血;即使中国主观上愿意,能力上也不行。

俄中互补难以长久。俄除了能源储备和军事,很难有中国极需的东西。它的市场容量,消化不了中国巨大的产能。

俄罗斯被肢解,并不是欧美主观去做的事情。它的败像已现,而且这种趋势不会更改。